
深圳机场,顶着“用户满意五星服务”的光环,却被曝出对待残疾旅客态度冷漠,这消息一出,犹如晴天霹雳,炸得整个民航业都有些懵。
你说这算不算“人设崩塌”?
深圳机场拿了个“质量奥斯卡”,按理说服务应该是杠杠的。
谁想到,这“尖子生”也有掉链子的时候。
这事儿啊,可不单单是深圳机场自己的事儿,它牵扯到的是整个中国民航的颜面。
咱就说这“用户满意五星服务”,含金量那是相当的高。
这奖项一出,深圳机场的宣传稿里,那可是自豪感满满,恨不得敲锣打鼓地告诉全世界。
可现在呢?
这“五星服务”的光环,在“冷漠对待残疾旅客”的阴影下,显得格外刺眼。
这就像一个学霸,突然考试不及格,你说,老师脸上挂得住吗?
可能有人会说,一次两次的个别事件,不能代表整体服务水平。
这话听起来有道理,但细想一下,如果一个被评为“五星”的机场,尚且会出现这样的问题,那其他机场呢?
会不会更糟?
这可真让人捏一把汗。
想当年,我一朋友,也是个残疾人,独自乘飞机,那叫一个费劲。
虽然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很热情,但总有一些细节让人觉得不太舒服。
比如说,轮椅通道不够顺畅,特殊旅客的引导不够到位等等。
这些问题,可能对于健全人来说不算什么,但对于残疾人来说,那就是实实在在的障碍。
这事儿也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条新闻,说的是某航空公司因为超售机票,导致一位盲人旅客无法登机。
你说,这航空公司是不是有点“店大欺客”的意思?
难道在他们眼里,残疾人旅客就不是旅客了吗?
服务行业,说到底,服务的就是人。
既然是服务人,那就应该一视同仁,不能因为人家是残疾人,就区别对待。
更何况,帮助残疾人,本来就是我们社会应尽的责任。
咱也别光盯着深圳机场一家说事儿,其他机场,其他航空公司,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,自己的服务有没有做到位?
有没有真正地把旅客当成“上帝”?
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,那还谈什么“五星服务”?
一个行业的服务水平,不是靠几个“尖子生”就能撑起来的,而是要靠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。
只有大家都把服务质量提上去,才能真正让旅客满意,让社会认可。
话说回来,如果“用户满意五星服务”成了摆设,那这个评选还有什么意义呢?
配资论坛开户,炒股配资平台查询,股票配资炒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